游泳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必要的生活技能,對于生存而言,可能游泳比孩子們在學校里學到的任何知識都更重要,因為時刻都可落水、到處都有險境——海灘、泳池、湖泊、池塘、水上樂園,等等。就算不是為了免于溺水,游泳還是一項可以鍛煉到全身的運動,而且人一輩子都可以游泳。
暑假里,你會在想,怎么開始給孩子學游泳呢?要多久才能學會?網上,專業的游泳教練的基本看法是這樣的:
很多學游泳的人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了。按理說這個問題不應該問教練應該問自己。因為這和自己的身體條件和悟性有很大的關系。
我想大家之所以期待回答無非是一個平均值,也就是說一般人需要多長時間能學會游泳。其實這還是很難回答因為大家對會的理解不一樣。什么是會?如果你說可以在水里浮起來,能換氣,能游動就算會了,或者說能游個十幾米就算會了。那我告訴你這并不是一件難事。一名專業游泳教練通過3到5個課時讓一名從未接觸過游泳的人達到以上標準是完全可以的。但是這種水平站在專業的角度來說離入門還有很長的路呢。
煙臺游泳館
一般來說游泳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訓練:水感和動作技術。
水感訓練 是無形的,是訓練你對水的熱愛和減少你對水的恐懼。但由于水感缺少直觀的標準,很多愛好者并不重視。很多教練為了讓學員體驗效果,錢花的值也更多的是教技術動作,水感訓練一帶而過了。其實恰恰是水感訓練能培養游泳興趣,并zui大程度的帶來游泳體驗。
動作技術訓練 一般比較直觀。我們一般所學會了主要只得是掌握了基本動作要領。游泳的技術訓練可以分為2種,一種為短期集中訓練,一種為長期專業訓練。
1、短期集中訓練
也就是一般游泳培訓班所采用的方法。因為課程時間安排和學員的要求,注重的是即時效果,對動作標準要求不高,教練施教方法以學員能游起來作為指導思想。在學員初步掌握各動作(還沒熟練)后,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綜合動作練習上(這有點拔苗助長的感覺)。此方法優點是見效快,在一個培訓期10節課左右就學會游泳;缺點是因為基本動作練習的缺少,學員心理和水感的差異,造成學員游泳水平的差異也很大。
2、長訓法
這是專業體校采用的訓練方法。此方法注重各個動作基本功的練習,使人體適應水中的動作技術、動作頻率和動作強度。也就是成了本能動作后,再把各個動作組合起來練習。此方法是專業訓練方法,學員經過培訓后都是游泳健將。好處就不用說了,專業運動員的水平;要說短處就是練習強度大,相對于短期集中訓練初期效果不明顯,但是長期發展看短期訓練就無法和長期專業訓練相比了。
如果還是學游泳建議你一定要找專業教練,最.好是游泳私教能真正的幫助孩子規范動作,對未來孩子進一步提升和深造打下基礎。如果你只是健身玩玩??梢哉f通過10課時一般可以掌握基本水性和基本動作了。
如果不算那種上10節課學會基本動作的,那么究竟要多久才算學得比較扎實、真正學會游泳了呢?
小花生的一位網友在網上記錄了她女兒從五六歲開始學游泳的全過程。從2011年到2015年,四年多的時間,她女兒從初學一直訓練到了游泳一級水平。
原來,游泳也是有等級的,他們參照的是這個等級:《上海市中小學生“人人運動,學會游泳”等級標準》
你可以看到,他們是在上第幾節課的時候過這一個個級別的。每節課是一小時。
1級飛魚——掌握兩種泳姿:自由泳200米,3分30秒內;蛙泳100米,2分20秒內。(第136節課)
2級海豚——任意泳姿200米,3分45秒內。(第131節課)
3級鯨魚——任意泳姿100米,2分內。(第124節課)
4級水獺——任意泳姿50米,1分內。(第113節課)
5級企鵝——自由泳50米。(第99節課)
6級章魚——蛙泳50米。(第86節課)
7級小魚——自由泳25米。
8級海馬——蛙泳25米。(第76節課)
9級青蛙——自由泳15米。(第72節課)
10級蝌蚪——蛙泳15米。
大家有感覺了吧,原來要學到比較達標的水準,還是要很多工時的。
知乎上一位叫“夢覺”的廣東專業游泳教練,他寫了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中國孩子學游泳有點太急于求成了??纯此奈淖?,挺生動的:
為什么在中國小孩學游泳多數從蛙泳開始?而國外發達國家小孩學游泳多數從自由泳開始?
說一個重要因素
對初學者來說,蛙泳見效快。
因為我教學員都是先教蛙泳,第、一次聽說有先教自由泳的我都驚呆了。后來發現,國外的幾乎都先教自由泳,甚至有一個出國回來的學員的家長和我說:美國的教練聽說我們中國先教蛙泳都驚呆了,他們說蛙泳那么難,怎么教???
我們都被對方驚呆了...
蛙泳很難嗎?如果要游好的話,是zui難的,技術動作分得非常細。但初學的話,也是見效zui快的,十節課學會能瞎撲通15米不是夢。當然,質量怎么樣真不好說。
自由泳
自由泳很難嗎?如果要游好的話,沒你想的輕松,但好歹不是zui難的,見效也沒那么快。但是先學自由泳有一個好處,就是自由泳和仰泳和蝶泳的腿,是相通的,有點一舉三得的感覺,所以長期練的話,一開始學自由泳非常經濟,性價比高。
而自由泳見效慢,其主要原因在于轉頭換氣,這點是初學者要花好多時間去練習才能練好的。
自由泳的轉頭換氣相對于蛙泳的抬頭換氣來說,難太多。
這就直接導致了學習自由泳的時間要比學習蛙泳的時間長,因為換氣是最最最基礎的。
還有一個打腿。
蛙泳腿蹬得差不多,會走水,他人一看,也容易認得出來,這是蛙泳腿。
而自由泳腿,想要練得差不多,還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以前我在大學幫老師上俱樂部的課,都是小朋友,一星期四節課,一個月大概16節課,往往就是練換氣加上打腿。要求雙腳繃直,向下踢腿用力,膝蓋可以微微的彎曲,像鞭子一樣向下抽,提起來時一定要大腿帶動小腿向上提,上提不要出水面太多,打出的水花不要四濺,而是要像沸騰的開水一樣,水花是一團的,打腿頻率要快,雙手扶著板子低頭打腿,大概打十次腿。還有仰泳腿、蝶泳腿······
畢業后來到這里教游泳,家長們往往追求效率??匆娮约旱暮菏澱n學會了啪啦幾下的蛙泳,總是著急的趕緊再報十節課,要我教會他孩兒自由泳(其實自由泳想啪啦幾下也不難,難的是小孩子轉頭換氣很困難,青少年好教一些),甚至有一個家長要我教會他孩兒自由泳、仰泳和蝶泳,因為他說他覺得這三個泳姿有些像,應該可以一起學會。煙臺游泳館-永聚
我不知道他在著急什么。好像我不點點頭就是我教學水平有問題·····
這讓我非常焦慮,而我相信,有經驗的教練員,應該有過類似的經歷。
還有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在我所接觸到的大多數學生家長,仿佛都不怎么重視安/全教學,小孩游個蛙泳,游得亂七八糟的,就想要我開始教自由泳。
踩水會不會不在乎,連續換氣熟不熟練也不在乎,水性怎么樣也不在乎。
要等到哪天出了事,才開始重視嗎???
順便說說,什么叫水性?(這個跟前面說的水感比較相似)
水性,就是人在水中的自在程度。水性就是,人在水中換氣的自在程度。水性好的,抬頭換氣,轉頭換氣,仰臥換氣,快/速換氣,連續換氣,滾翻,跳水等等,都沒有問題,怎么樣都能來。
水性不好的,勉強學會游泳后,在站不到池底的泳池,只有兩個模式,一是手扶岸邊,二是蛙泳。在池邊出發前,要看好路線,免得會與別人發生碰撞,免得轉彎或者掉頭。亂一點點都不行。泳鏡進水,慌;與人相撞;慌;有點浪打到臉,嗆水,大慌;比基尼掉了,慌.....
也就是說,水性不好的人,在水中要時時刻刻想著換氣的事,或者是,只知道抬頭換氣,只知道,哦,抬頭就要換氣了,而不能進一步的分辨,頭抬起來時,嘴巴是在水面上還是還是在水中。于是悲劇經常發生??吹教嗟娜?,會有蛙泳,卻不能在水中好好的,放心的游泳。
我問了從國外回來的家長,問了我的老師,都表示國外的家長們比較重視也比較懂游泳,知道學習游泳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會心急,心平氣和的看著教練把學員的基礎打好。然后心平氣和的看著自己的孩兒后來居上。
而且國外有些地方教游泳基礎,會教小孩自救技能、被別人救的技能 以及救別人的技能,甚至還會讓小孩穿著衣服跳下水,模擬意外溺水場景。
雖然大家都老是在強調安.全第.一,但我們是在說,他們真的是在做。
對于他們來說,效率也是要追求,但一定要有樂趣。對于我們來說,樂趣也是可以有,但一定要有效率。
所以,咱們學習游泳,不要急!
煙臺游泳館-牟平永聚游泳館
文章來自:游泳愛好者
上一篇:煙臺婚慶酒店的正確挑選方式
下一篇:游泳前需做的3個熱身運動